针对最近国内基金公司频发的各式各样的暴雷事件,最可怜的是国内的投资人。因为投资人大多是不具有尽职调查经验的企业家、企业、个人,基金无论打着“保本”与否的幌子,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通过正确评估风险获得经济利益的博弈。我们打算对尽职调查中的一些雷区进行一个扫雷方面的解释。
~《九阳真经》在此~
首先,我们梳理几个概念:
- 风险调整后收益(risk adjusted return):比如A和B的回报率都是20%,但是A的风险较高,那么相比较B而言A的业绩就不是很好了。风险和回报率是成正比的,现在暴雷的很多基金产品都和债权有关,债权成本不如股权高,所以给出的回报率如果过高,那就说明这事情有问题啦。把债权穿个马甲按股权的风险调整收益来算,其实它还是债权。
- 说一个好听的故事(story telling):我们看许多融资企划,现在市面上很多书也都强调东西卖的好一定要包装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然而,专业尽职调查的时候,大多不看故事的。
-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在交易中为满足法务需求而进行的负责行为、为买家购买进行全面、系统的估值。尽职调查分前期、初期、中期、后期,好比一个侦探只有在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时才会开始进行分析、在把全部信息和关键节点进行全面分析和串联后才会导向结论。尽职调查是一个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估过程。
- 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在数据分析、客户报告中,报喜不报忧、或把一些不良数据人为去掉,导致呈现给投资人的业绩优良的偏差。
- 影响力投资(impact investing):一种以推动社会发展、解决某个社会痛点、问题为投资主题的投资。影响力投资的投资理念符合价值投资概念。它认为随着社会价值观与投资标的真实价值的长期趋同,推动社会向积极、文明、高科技的投资标的其真实价值会在长期投资中得到显现。
然后,我们进行一些简单案例分析:
基金A:追根究底的风控
在对已经拥有投资组合的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尽职调查时,我们会查看估值变化记录,以了解基金表现的始末,以及是否与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预期一致。
最近,在我们对一个关注气候变化的基金作出尽职调查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投资项目为位于巴基斯坦的气候保险公司,在其两年投资期内的第二年的重估损失约为40%。我们发现,巴基斯坦近日宏观经济不稳、其中一半的估值损失来自巴国货币卢比的贬值。虽然基金经理的投资流程诚诺对新兴货币风险作主动对冲,但基金经理和其货币风险顾问在知悉巴国宏观风险的之后三个季度都没有采取行动。因此,我们对基金经理管理新兴货币风险的能力、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管理新兴市场投资组合的能力,抱有怀疑态度,亦押后对此基金进行投资。我们积极跟进该基金目前的状态,对他们对风险预警的能力进行长期观察、对他们风控策略的有效程度进行讨论。
基金B: 做主动出击的伯乐、提升千里马价值
作为影响力投资基金经理,我们有责任向投资者滙报基金财务状况和社会影响力的回报。有些基金经理没有意识到他的投资理念和风格实际上带有积极推动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投资主题。
当我们投资于这种基金时,我们的尽职调查过程包括对投资决策和报告流程的全面分析,这有助于基金经理理清其影响力投资的主题以及适当影响衡量标准的运用。尽职调查流程有助基金经理巩固其基金管理流程,并提高财务回报、影响力创造和报告标准的整体质量。在谈判过程中我们亦积极帮助被投基金制作影响力报告的数据采集、分析、呈现方案,帮助他们将自己的基金做上新的台阶。
基金C: 有怀疑和掩饰,预警行动最关键
影响力投资是一个新兴的投资领域,投资界有望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发展生态系统。一些基金经理在开始时表现出合作,直至他们在我们的尽职调查过程某个阶段中失去耐性,并且不愿提供对我们做出投资决策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尽职调查流程不仅涵盖了对硬信息的分析,还评估了将成为我们共同投资或未来合作伙伴的基金经理的品格和商业道德。尽职调查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掩饰、激怒等行为,都是一种预警。如果有所怀疑,我们就追根究底;如果对方拒绝提供相关资料,导致我们无法进行信息全面的投资分析,我们就会选择拒绝。
~小贴士~
投资笔记
不知道是否有人有些工作日志的习惯?于工作日志的作用相同,投资笔记是一家基金公司,在投资决策产生时的一个对内、对LP的投资分析记录。投资人可以向基金公司索要投资笔记,并且梳理、分析该基金公司陈述的投资流程、投资逻辑是否于实际投资过程和投资决策相符。并且,还可以看出基金公司是否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讨论。一个好的投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公司的规矩、流程慢慢养成的。就像成长的痕迹,投资人需要透过这些记录才能了解。对于分析被投的标的或基金公司,永远是一个去故事的过程。把所有的故事都剥离,这个公司是不是具有长期的价值?公司的理念是否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同、并满足市场最迫切的需求?
不投自己摸不透的基金、不投自己没有把握可以尽职调查的基金
在基金募集的时候,作为基金公司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基金刚刚设立的时候,那时还并没有投资业绩。与一个投资人接触时,我们都觉得我们可以给他提供的基金产品真正可以在他所预期的影响力投资领域给他助力,在未来的投资资源上真的帮他对接到优质项目。但是进行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接触后,潜在客户给我们发了一封长信。解释说因为目前家族办公室虽然对影响力基金十分感兴趣,但还没有可以进行全面尽职调查的能力、于是决定观察。虽然对于我们是有能力可以为投资人展现出我们的专业度、我们尽职调查的能力,但我们也相当认可和佩服这样的投资人。我们认为对于他的家族办公室,这是最优的策略。就算短期没有成为客户,但因为对彼此道德、人品、处事方式的认可,所以专业基金公司都愿意与这样的投资人进行交流。真诚、专业、透明化所得来的信任,其实是专业基金公司最为珍惜和重视的。投资人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该基金公司是不是真的做专业的事、做正确的事。